海參泡發不大的原因:
1.浸泡時水不夠涼,水溫高會促進海參蛻皮,是自溶的開始。建議0-5℃。冬季要開始了,北方泡發海參的“懶人”參友,又開始放在室溫復水泡發了,這是不可以的哦,會出現掉皮掉渣的現象。而且兩周后就進入供暖期了,泡發海參一定要注意溫度,冰箱保鮮層是你最好的選擇。
2.泡時海參有硬芯,沒泡透;煮制的時候沒煮透,海參比較硬,肉壁沒有完全舒展。海參是自然生長的個體,大小不一的,要逐個測試軟度的,不能像煮餃子一般,一個ok就全部ok的。
3.海參操作沒有完全避油。海參在身體里面有一定的自溶酶。海參的身體最大的成分就是蛋白質,干重超過了海參的體重的一半以上。酶正好是作用于蛋白質的,油能促使自溶酶加速分解蛋白質,使海參營養流失。
4.泡發時沒用純凈水。純凈水雜質少,而各地居民飲用水的水質軟硬度都有差異。
5.泡發時換水不勤。海參泡發復水主要是脫鹽并讓肉壁細胞吸水舒展,為下一步做好準備。
很多顧客買了干海參后注重于海參發后大小,其實通過海參泡發的大小,來判斷海參好壞是不太科學的:
1.工藝不同,泡發率有差別。古法工藝,慢慢烘干,泡發起來漲的較大;新工藝,低溫脫水,泡發率差一些。
2.泡發海參不要太追求泡發率。一般海參都有泡發率,多一些少一些并不能說明海參的好壞。海參的黃金泡發在10~12倍是正常的,大于這個數,細胞可能會受到破壞。
3.海參泡發口感有差別,真正好的海參是經得起煮的。用高壓鍋試試就知道,好海參雖然有一定軟,但是是煮不碎的!因為好的海參經過反復加工,細胞都是很完整的,營養物質不留失,好的海參泡發好后很有彈性,有嚼勁,如果想口感好也可以像我說那樣,多煮半個小時。
4.泡發海參最重要的一點是煮的火候掌握問題,小編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,海參煮了后用筷子夾,如果容易夾起來說明還需要再煮,如果夾起來比較困難,那就是煮的火候差不多了,如果夾不起來那就是煮大了趕快撈出來吧。
結語
海參的好壞,不是個頭越大越好,主要是看泡發率。最后補充一句,海參也不是口感好就能吸收好的,不要一味的追求口感,吃海參講究的是營養,只有充分吸收了才能達到滋補的目的。建議購買正規渠道的品牌海參。
本文由(世子海參基地網)發布,轉載請聯系站長并注釋此處:http://www.jpksk.com/gongxiaozuoyong/97107.html
上一篇:冰鮮海參的做法有哪些? 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