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大類:一類為體表有肉疣、管足者,多為黑色,統稱為刺參、黑參;一類體表較光滑,多為白色、灰色,統稱為白參、什色參或光參。
海參的種類 哪種最好
通常將海參分為兩類:
一類是體表有肉疣、管足者,多數為黑色,統稱為刺參,黑參。另一種是較光滑的表面,主要是白色,灰色,統稱為白參,什色或光參。中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:刺參:又稱灰參、灰刺參,主要產于中國北部沿海如大連、煙臺等地,是海參中比較好的一種;這里說的“刺參”范圍很廣,包括遼參、膠東參、關東參、關西參等品種;刺參體似圓筒形,兩端鈍圓,一般體長20厘米,腹面平坦,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,背面略隆起,有4-6行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,口周圍具觸手20個;干品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黑色,腹面為黃褐色或赤褐色;以純干、味淡、刺多而挺、參體肥壯、肌肉厚實,體表完整、刀口處肉緊并外翻者為優。商品規格為三個等級:一等每克40只以內,二等每克41-55只,三等每克56-76只。
赤瓜參:
又稱白底靴、草鞋底、豬蟲參、西沙群島、海南島多產;赤瓜參體似圓筒形,長約30厘米,背面隆起,腹面形似足底,故又稱為靴海參、靴參;干品腹面呈白色,以參體肥厚鼓壯、刀口整齊、腹內干凈、參體平整無殘跡者為優。
方刺參:
又稱白刺參、方參,產于廣西北海的潿洲島和雷州半島、海南島、西沙群島等地;方刺參體呈四棱形,每個棱面都有一行圓頭小刺,體長30-40厘米,較長可達95厘米,體色多變,一般以深黃帶橄欖色或土黃略帶紅色為多;干品以參體粗細均勻,平直肥壯,破皮少,無殘缺,腹內無鼓肚、砂包的為上品;方刺參分為大的每克30-40只,中等每克40-70只,小的每克70只以上三個等級。
石參:
又稱黃瓜參,日本稱子安貝參,產于西沙群島、海南島海域,為上等食用參;石參體呈橢圓形,一般體長約25-30厘米,口偏于腹面,觸手20個,肛門周圍有5個石灰質小齒,背面隆起光滑,腹面平坦,鮮品一般背面為黃褐色;并有許多灰白色不規則的橫斑,肛門周圍灰白色,腹面顏色較淺;干品背部開膛,體長呈扁圓形,背部淺黑色,兩側邊及腹部均為白色略帶黃色,無肉刺,腹部有粉狀石灰質層;石參一般分為三種規格,大的每克15只,中的25只,小的50只以上;干品以體條完整、肉質較厚、腹部石灰層薄、不破肚、無爛孔者為優。
以上內容是介紹了幾種常見海參,下期繼續為您分享常見海參類型,希望本次文章能夠幫助到您,感謝你的閱讀,請繼續關注,我們下期再見
本文由(世子海參基地網)發布,轉載請聯系站長并注釋此處:http://www.jpksk.com/zhonglei/4026.html
上一篇:海參品種及介紹 下一篇:海參什么品種營養價值最高